近日寒潮來襲,多地降雪降溫。地處塞外的山西省朔州市應縣,平均氣溫早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。而作為中央財政支持的第四批清潔取暖城市,截至目前應縣有2萬多農戶沒有完成清潔取暖方式改造。
據悉,當地沒有進行“煤改電”的農戶要領取清潔煤取暖,一戶一千斤,先給半噸煤炭,一般戶收500元,低保戶收300元。而已經進行“煤改電”的農戶,也有村民反映自己交了800元安裝“煤改電”設備,可是到現在設備也沒有接通專門線路,家里靠著燒玉米芯取暖。由于配套設施不足,“煤改電”成了擺設,而在已經接通了專門電路的地區,農戶們算一筆賬,取暖設備1小時要4度電,按民用電計算一小時要2塊多,由于害怕電費過高負擔不起,“煤改電”設備依然沒有被正常使用。
農戶燒玉米芯取暖
這種情況導致山西應縣部分煤改電設備成擺設,以至于老百姓現在在領取政府補貼煤票,老百姓領取低價清潔煤取暖越冬。煤改電不徹底又反煤。
陜西久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看到這個新聞有點驚訝,煤改電政府舉措也做了,但是產品沒選對,老百姓的對政策了解也不夠。記者聯系了山西省朔州市能源局,了解到政府的補貼電價,2600度電以內按2毛8分6的價格,超過部分按4毛7收取。在線路改造過的村落,完全可以用谷電蓄熱設備,用更低的谷電價格加熱相變蓄熱采暖爐,白天釋放熱量取暖成本更低廉,并可以申請政府的補貼電價,這么清潔的電取暖設備應該及早配備到農戶手中。應縣還是山西的無煤縣,老百姓的清潔用煤都是從外地調配,大費周折。
@應縣百姓看過來,省錢的電蓄熱采暖產品一定要選對。
閆寶麗
2021-12-10